范小青首部长篇非虚构《家在古城》在苏州发布

导读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曦)在苏州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成立十周年之际,作家范小青首部长篇非虚构作品《...

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曦)在苏州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成立十周年之际,作家范小青首部长篇非虚构作品《家在古城》首发式暨研讨会近日苏州举行。

△发布会现场

作为一部全景构型和细部肌理相结合的纪实之作,《家在古城》以时空交错的全景式叙述,对苏州古城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城建、生态等如数家珍般和盘托出,同时以“我”为发散点,从自己童年生活的同德里、五卅路开始,逐渐拓展、勾画出苏州古城世纪变迁发展史。研讨会由江苏省作家协会担任指导单位,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党工委、姑苏区委宣传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共同主办,姑苏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

△范小青《家在古城》

“古城保护是世界性难题。《家在古城》面对这一当代难题,写出了世代坚守的薪火相传。”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说,“苏州是举世闻名的历史名城,今天的苏州早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的大都市。城市发展与古城保护之间的矛盾变得十分突出。范小青紧扣这一主题,既写出当代苏州人的清醒、自信,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自己的古城,又能够回溯并充分尊重历史,写出千百年来历代苏州人对家园的热爱,对古城的保护。”他认为,《家在古城》的另一独特呈现,写出了古城是所有苏州人的共同家园。古城风貌与当代生活之间的平衡、均衡、协调,是没有终极答案的实践过程,是永远在路上的课题。《家在古城》写出了这一命题的开放性、实践性、延续性。

作为一个已经融入古城的外乡人,省作协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王尧同样对古城充满感情,他就像关注故乡小镇的保护一样关注苏州古城的保护,也在各种场合发表过种种议论,为古城保护鼓与呼。他认为,“范小青以空间写时间,当下与历史在往返中重叠,人与城互动,城的故事也是人的故事,人的故事也是城的故事。只有在这个意义上,古城的保护才能成为人对家园的守望。”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晖用“深描”一词概括了《家在古城》的创作,是“又一次对古城做出超越外在形貌、独具思想内涵和非虚构精神的深描。”他说,“‘深描’还表现在作品叙述的格调《家在古城》的题材足够宏大——苏州古城的前世今生,寓意足够深刻——中华文明的渊源、新生、承传与复兴。但其叙述却是娓娓道来、接地气的,显示出以毛茸茸的‘小历史’演绎宏伟壮阔‘大历史’的叙述格调。”

△作家范小青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把这种充满文化自信的写作称之为“地方感”很强的“恋地情结”,“《家在古城》真诚而典型地体现了范小青的‘恋地情结’。作品对苏州文化宝藏式的挖掘与展示和文学活化,包括作品的叙述语言都特别的苏州味,当然,也是‘范式’标志性的话语风格。”

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兴国评价《家在古城》是一部讲述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从《家在古城》里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向心力,它是发自肺腑的、深入民间的,更是面向未来的。苏州深厚文脉的延续和保护是持久的、广泛的,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作品中充分表达和彰显了这种文化立场和文化自信。”

温情是范小青作品的情感基调,她说过自己写不了黄钟大吕,她的文学气质就是温婉的,这正契合了江南韵味、苏州品格。《家在古城》依然是温暖感人的,但它又是令人震撼的。它的不事张扬的气势,它的饱满充沛的情绪,它的轻松笔调下沉重的话题,足以让读者领略到文字背后的力量。这种震撼不仅体现在写作过程中的艰辛,资料之浩繁、采访人数之众、亲历亲赴的街区古宅之多,也不仅体现在第一次创作长篇非虚构文体对四十余年虚构创作的再探索、再深入与再拓展,更体现在与这座二千余年古城历史文化的穿越式对话、对现实现状的担扰与充满信心、对古城未来图景的展望与憧憬。

范小青回顾自己创作这部作品时感慨道:“那么多人关心古城,热爱古城,了解古城,写苏州古城保护这样的题材,必须是完全真实的、有真情的,不能玩一点虚的。”她说,原来计划是20万字以内的,写到37万字了,却发现好像才刚刚开了个头,还有很多很多东西,比如说那么多小巷、那么多名人故居根本来不及写、写不下。于是,她告诉读者,她在作品中埋下了许许多多的烟花,“如果有人觉得哪一条小巷、哪一间古宅他想进去看,那就是点燃烟花。因为苏州古城处处都是这样的点,太多太多了,我是非常想、也一定会再去走再去看,也欢迎读者一同去点燃这些烟花。”(主办方供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